2012年6月13日 星期三

古城之都的特色

臺史博「古城‧新都‧神仙府」臺南府城歷史特展 

 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    「古城‧新都‧神仙府」台南府城歷史特展
這次校外參觀的活動有史以來是第一次去,當天下午一點全班都在校車上坐車等著到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,到目的地之後,接著全班一起合照,真的很歡樂,這次所屬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策劃的開館特展之一「古城‧新都‧神仙府:臺南府城歷史特展」臺南素有文化古都之稱,1684至1885年間臺南為臺灣府治所在,可說是清代臺灣的首都,是臺灣的政治、經濟中心。此次「臺南府城歷史特展」主要呈現清代臺南府城內部不同區位人群的生存與發展,及所構成的總體府城社會圖像。此外,此次特展也關注府城內部與外部的關係,透過大臺南的視角,呈現歷史上的城郊關係。
  我覺得回顧歷史,臺南府城是清代臺灣政經運作的核心,而這樣臺灣歷史發展核心性、中心性的位置,大約要到十九世紀六○年代以後,才逐漸衰落。從十七世紀開始一直到十九世紀中葉左右,是臺南府城發展的盛期,此次展覽鎖定府城認同出現與文化發展的盛期,也就是清朝統治時期的臺灣,也是此次特展所主要呈現的歷史時期。
ㄧ開始參觀特展內容區分四大單元:第一單元「府城的出現」,首先透過一個整體臺灣歷史發展的概念,讓觀眾思考、理解「府城」在「臺南」的出現與形成,並非理所當然,而是處在怎樣的歷史結構或歷史機遇中,讓臺南逐漸成為清代臺灣歷史發展的核心。
  城市是機會與夢想之地,聚集了各種人前來追尋夢想與機會的實現。府城在清代民間素有「神仙府」之稱,聚集各種各樣來打拼築夢的人,展覽內容要告訴觀眾,當時的人怎麼來到府城,走怎樣的路線?
    另外,府城是如何被創造、形構出來的呢?清代歷任臺灣府知府任內多興修府城內外建築,其中乾隆40年(1775)擔任臺灣府知府的蔣元樞尤具代表性,他在臺三年多,積極在府城內外興修建築,更將其在臺灣府所建的工程,按軍政、文教、民生、習俗四類分別彩繪成圖,編輯成《重修臺郡各建築圖說》一書上呈給皇帝,為清代中葉臺灣府城留下重要的歷史空間資訊。
  第二單元「空間與社群」,呈現臺南傳統都市機能的分佈。主要透過城市裡不同空間來切入分析,呈現人群所形成的各種社群組織如何在不同地域空間活動與生活,如何形成一個各異但又共享的府城生活與文化空間。
  府城內部空間大致區分成五大區:五條港、十字街、北門內外、南門內外與府城東區。府城西邊五條港區因商貿活動興起,城市中心的十字街區則為交易市集,北門內外為軍事空間,南門內外則形成文教、政治空間,而城市東區則是形成新興基督宗教發展的空間。不同空間逐漸形成許多的社群組織,而社群組織間則因地方治安與互助需求,再結合為互助組織,更擴大聯結成為保護城市的力量,共同建構出清代府城城市空間的整體性。 


  第三單元「古今對話」呈現日本時代以後,府城城牆逐漸被拆除,新的都市規劃設計隨之展開。城牆雖拆,但過去無形的城牆似乎仍存在著,也被後代的府城人試圖再去延續對「府城」的認同。新都市起造的同時,府城歷史也同時被再現,古都的形象在二十世紀繼續被延續,城拆之後,古今之間再被聯繫起來,城拆之後,府城的歷史與文化依舊被延續下來。
  這個城市無法單獨存在,展覽最後一個單元「一府二海」,呈現過去府城與郊區草地的關係。清代臺灣府與臺江內海及倒風內海沿岸港口、市鎮串連成一個大規模的互動網絡。展覽內容從「商業航運、軍事部署、信仰生活」三面向來談城郊關係。特別是宗教信仰方面,今臺南市北門的南鯤鯓代天府大約從清朝中葉以後開始,例行南巡鹽水、麻豆二港及府城,並在當地形成熱鬧的迎王嘉年華會。清代南鯤鯓王出巡府城與北港朝天宮同列南北二大進香繞境活動。雖然以前有讀過歷史的過程,可是一回想真的有這樣故事的存在,讓大家看的很稀奇,原來以前的城市是這樣發生的,但事實確實是無法改變的,而且現在的我們也過得很好很快樂,把以前的故事能讓下ㄧ代孫子說給他聽聽,讓他彼此了解台灣的存在。
  展覽參觀最後,臺史博透過城市論壇的設計,臺南這個古城‧新都成為一個你我他可共同言說、夢想的城市。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不僅討論過去,同時也面對當代、想像未來!下ㄧ次有什麼新展覽,希望再次可以去參觀,留下美好的回憶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